全國勞工要竭力爭取恢復國假七日,讓臺灣擺脫低薪與過勞惡名
廖懿文
一O四年到一O五年間,臺灣正經歷第三次的政黨輪替,藍下綠又上,選民是幾家歡樂幾家愁,有人歡喜當然就有人難過。但除了這些藍藍綠綠外,又有幾個人真心關心著自己的權益,關心這千萬勞工的權益--我們的七天國假就在這一刻被砍掉了,成為政治操作下的犧牲品。
藍團的總統候選人朱立倫與王如玄,因為執政的馬英九總統通過要砍七天假選情受到波及,競選總部還被勞工團體抗議及潑漆。
綠團的總統候選人蔡英文選前說"若損及勞工權益,不會砍假",之後與陳建仁順利當選正副總統,並且於國會拿下過半的席次。但是在工商團體的壓力下執政黨仍舊是向資方傾斜,勞工的七天假也就這樣被砍掉沒有恢復。之後甚至提出一例一休,兩度修惡勞基法,那又是另一個鬼故事了,比對蔡總統喊出的"勞工是我心頭最軟的一塊肉",真是極大的諷刺。
這七天假為何不該砍,提出幾點看法與大家分享:
一、砍假理由難以服眾
砍假前,政府以全國休假要一致為由要砍掉這七天假。但是過了快十年了,勞工與公務人員、教師的休假一致了嗎?居然還沒呀!所以這當然只是政府當時要砍假搪塞的理由罷了。
二、工時名列世界前矛
臺灣已是名符其實的過勞之島,平均工時在全球主要國家排名第六,亞洲也只輸給新加坡,連日韓的工時都比臺灣低了,大家看棒球國際賽總喊著要贏韓國超越日本,政府這時候怎麼又轉彎了呢?怎麼不想著如何超越日韓呢?
三、薪資收入相對減少
當初為了實現實質的周休二日,將原來的七天假勻挪至隔週的星期六,表面上看起來合理工時似乎差別不大。但是原本在國定假日出勤可領到較高倍率的加班費,可是在七天假被砍掉後原本較優的加班費跟著不見了,嚴重影響了輪班族及打工族的收入。
四、藍綠意識型態作祟
當年國民黨說民進黨都不承認中華民國、孫中山及蔣中正了,何須於這些紀念日放假。此等意識型態的操作分明就是要激起對立以達砍假之實,難到說臺灣除了這些先驅偉人(另一說法是獨裁者)的生日、忌日外,沒有值得紀念的日子了嗎?教師節、言論自由日、原住民日、棒球冠軍日...有太多太多選擇了。而這個說法只是砍假理由罷了,事實上是執政者要當資方的打手吧!
勞工真的不在乎放假的名稱是什麼,我們要的就是要能夠有多的時間休息,陪伴家人,培養興趣,運動踏青,休閒舒壓而已。我們是人而非機器,我們累積的疲勞是需要花時間去釋放的,如此才能更有效率的工作,勞資雙方皆贏。現今許多國外企業已在試行週休三日,不但能夠節省能源、降低成本,讓工作效率更加提升。
大家可能會懷疑勞工抗爭有用嗎?
在一O六年砍假過程中,勞工團體發起許多抗爭行動,包括開記者會、遊行、絕食...等。民代們肯定感受得到壓力,所以才會有後來特休給予規則的修改:任職半年就先有三天,特休累積年限的縮短及休息日加班費率增加等。
所以我認為,只要勞工團結一致是有機會翻轉的,讓被砍的七天假恢復。而且目前朝野雙方也都在研議要增加國假的可行性。我們應該持續行動讓國假恢復,讓臺灣擺脫過勞鬼島的惡名,讓勞動者薪資提升,讓生活過得更有尊嚴。
小弟也曾經參與過幾場行動,下以照片與大家分享:
照片一、105.06.14行政院前勞工裸身行動,抗議蔡英文總統違背選前承諾,砍掉七天國假。
照片二、106.12.23民進黨中央黨部前,抗議行政院長賴清德修惡勞基法。
照片三、113.12.10勞動部前絕食100小時,請甫上任的勞動部洪申翰部長對增加國假表達意見。身為勞工最高權力機構的首長別只是打太極一直把問題推給內政部。
照片四、五、114.01.02立法院前行動,請國民眾三黨表態,支持增加國定假日。